您的位置首页  寓言故事

邹忌比美寓言故事的道理_邹忌比美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指鹿为马、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中国古代寓言》里有很多含有讽喻或教训意义的故事。它们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

邹忌比美寓言故事的道理_邹忌比美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

 

指鹿为马、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中国古代寓言》里有很多含有讽喻或教训意义的故事。它们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中国古代寓言》适读年龄:7-12 岁曹文轩、陈先云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人物档案陈晓丽:重庆两江新区礼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推荐理由寓言故事的内容生动有趣,主人公往往是动物或者人,有时也会是一些非生命体常常采用夸张、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塑造出独特鲜明的人物个性虽然内容短小,但是情节安排曲折反复,给人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的感觉。这种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情节构架的曲折性,一定会让你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相信你读完后不仅能感受到有趣的故事情节,还会收获到很多深刻的智慧和哲理。

精彩摘抄鹬蚌相争一只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一只鹬从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蚌的肉蚌一下子合上了壳,把鹬的嘴紧紧夹住鹬用尽力气拔嘴,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到河里去鹬和蚌就争吵起来了鹬说: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干死了!”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饿死了!”蚌和鹬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谁。这时候,有个渔翁看见了,就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阅读方法指导1. 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一篇故事时,不仅可以在阅读之前进行提问,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和阅读之后进行提问,达到对内容理解的逐步深化通过提问的方式深入思考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你还可以制作一份思维导图,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写下来。

2. 抓住文中关键词或者关键句 感受人物性格以《老虎与刺猬》中的这个片段为例:有一只老虎在野地里寻找食物,看见地上有一只刺猬正仰卧着晒太阳,以为是一个鲜美的肉团,馋得直流口水,急忙一口咬下去刺猬突然竖起浑身尖刺,死死地卷在老虎的鼻子上。

老虎大吃一惊,甩也甩不脱,痛得嗷嗷怪叫,狂奔乱跳着逃进了深山抓住动词或者形容词,可以更直观地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性格、状态,会更加形象地理解人物的特点比如说“馋得直流口水”说明老虎当时非常饥饿,为它接下来没有经过思考就着急抓刺猬被刺埋下伏笔;还比如说。

“甩、怪叫、奔、跳、逃”这一连串动词的使用,把老虎害怕而逃跑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3. 制作学习启示卡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能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读完一篇寓言故事以后,可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

“学习启示卡”,然后把这些卡片进行整理汇编,成为自己的一本创作集◎学习启示卡读了《卖油翁》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熟能生巧,反复练习才能拥有强大的本领◎学习启示卡读了《学手艺》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坚持到底,。

不能因为情况有点儿变化就轻易放弃,不然就会一事无成4. 分类读故事在读寓言故事的时候,会发现有些故事虽然内容不同,但蕴含的道理却是相似的比如《望洋兴叹》《邹忌比美》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我只看见金子》《一叶障目》讽刺了看问题片面的人。

在阅读时可以找一找哪些寓言有相似的道理,试着做一份统计图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029-1030期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